當兩物體被放在一起達到緊密的界面分子接觸,以至生成新的界面層,就生成了附著力。附著力是一種復雜的現象,涉及到“界面”的物理效應和化學反應。因為通常每一可觀察到的表面都與好幾層物理或化學吸附的分子有關,真實的界面數目并不確切知道,問題是在兩表面的何處劃界及附著真正發生在哪里。
當涂料施工于底材上,并在干燥和固化的過程中附著力就生成了。這些力的大小取決于表面和粘結料(樹脂、聚合物、基料)的性質。廣義上這些力可分為二類:主價力和次價力?;瘜W鍵即為主價力,具有比次價力高得多的附著力,次價力基于以氫鍵為代表的弱得多的物理作用力。這些作用力在具有極性基團(如羧基)的底材上更常見,而在非極性表面如聚乙烯上則較少。鍵的強度和鍵能強度/類型/能量(千卡/摩爾)/實例:
共價鍵 主價力 15~170 絕大多數有機物
氫鍵 次價力 <12
色散力 次價力 <10 絕大多數分子
偶極力 次價力 <5 極性有機物
誘導力 次價力 <0.5 非極性有機物
涂料附著的確切機理人們尚未完全了解。不過,使兩個物體連接到一起的力可能由于底材和涂料通過涂料擴散生成機械連接、靜電吸引或化學鍵合。根據底材表面和所用涂料的物理化學性質的不同,附著可采取上述機理的一種或幾種。
上一篇: 山東梁山耐高溫漆的特點及使用方法
下一篇: 有機硅耐高溫漆最高能耐多少度?